除了最近沸沸揚揚的毒奶粉事件外
前陣子在奇摩新聞上,也看到這件新聞~
兇嫌網路預告殺人…… 芬蘭校園槍擊 11死
這斗大的標題,倒是再度引發了我去研究一直很有興趣的犯罪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
「凡事都事出必有因」,犯罪心理學研究的就是罪犯的想法、意圖及思想,和研究什麼樣的動機導致人犯罪
犯罪學的古典學派理論認為人們擁有決定自已行動的自由的意志,而犯罪行為就和一般的行為一樣,都是為了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所以人們在進行目標和行為前都會經過思考去評斷付出的和得到的再決定行動與否!不過這個理論同時也乎略到非理性和無意識的因素~
我記得~有一個美國心理學家們研究出來的心理測驗~大家應該都聽過~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女生,她在出席她媽媽的葬禮上,不經意的注意到一位也來參加葬禮,但不認識的男性,女主角便對那位男性一見鍾情,因為那男的是女主角喜歡的類型,過了幾天~沒想到女主角竟然殺了她的姊姊,在警察盤問她為何殺了她姊姊的原因,她語出驚人!現在請你想想,她為何要殺了她自己的姊姊,動機為何?
我想幾乎大部份的人都會說,姐姐和那男的在一起之類的回答~
這個測驗也給很多連續殺人犯做過,而他們都回答「因為女主角還想再見到那位她心儀的男子」
也就是說因為女主角還想再看到那男子,而女主角認為只有在葬禮上,而且是自己親人的葬禮上,才能在見他一面。
他們特異的思考方式,和平常人不同,根據調查,絕大部分的重大罪行殺人犯,都來自不健全的家庭和成長,當然也有一些當他們還是小朋友時就虐待動物,和超過正常年齡尿床和玩火..等等,而根據非正式統計中,連續殺人犯的智慧一般都較高。通常連續殺人犯喜歡運用同一種手法不斷作案,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引人注意、讓人發現,因為如果沒有人知道,他們做的事就沒有意義了。同時研究也發現很多兇犯也並非變態殺人~!
卑詩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羅伯.海爾認為「正常人」與心理變態者的差別是:「人一旦明白其行為會使別人痛苦,多會三思而後行;心理變態者則毫不在乎,甚至樂在其中。」
專家說,一百個人裏,就有一人毫無良知;你的身邊是否也有一個?